​深博推出特区建立45周年系列活动 让城市记忆焕发新生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日讯(记者 童小晋 通讯员 陈丹莎 赖聪琳)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作为特区最早建立的文博场馆,深圳博物馆见证了深圳城市的发展变迁。8月26日当天,深圳博物馆志愿者们身着鲜艳的红马甲,在同心路馆和金田路馆以“春天的故事”主题合唱快闪形式唱响了对特区生日最真挚的祝福,也拉开了深圳博物馆系列活动的序幕。藏品入藏、签约仪式、美育课堂、文创新品……多项精彩活动,让城市记忆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焕发新生。

勋铭共守 馆藏荣光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先生,正式授权我馆复制其荣获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章及证书。薛其坤院士是量子物理领域的领军者,率领团队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薛其坤。

捐赠证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章。

薛其坤院士向深圳博物馆捐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章,既彰显了个人对科学精神的传承态度,也为社会、科技领域及城市发展注入了重要价值。既打破了“荣誉私有”,彰显科技成果的“国家属性”与“人民属性”,也以实物为载体,传承科学家精神,激励后辈投身科技报国。

郑永年。

捐赠证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先生,向我馆捐赠其签名版学术著作书稿,包括《大趋势:中国下一步》《中国模式》《Renaissance Rebuilding Chinese Civilization》三部著作的签名版打印书稿及电子版。郑永年教授的捐赠,既是学术价值的传承与肯定,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也激励后辈与促进研究,有助于激发更多学者深入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步。

深圳博物馆将妥善保管薛其坤院士和郑永年教授捐赠的这批重要物证藏品,并通过展览等形式向公众展示其学术思想精华,助力市民深化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

以物证史 以展为桥

深圳博物馆与深粮控股联合举行改革开放类展品支持签约仪式,旨在通过馆企合作,共同保护和展示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印记,致敬特区辉煌历程。

深粮控股作为深圳市最大的“米袋子”,其发展历程是特区发展的生动缩影。仪式现场,深粮控股向深圳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影像资料,包括经典的“深宝”饮品历史广告片、包装设计版等,深粮控股旗下深宝投资公司与深圳博物馆签署了《深博改革开放类展览的展品支持协议》。同时,双方围绕未来拓展“馆企合作”模式、探索“文化+民生”跨界融合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今年以来,深圳博物馆持续加强改革开放主题物证的征集工作,重点征集反映深圳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成果,接受深圳能源集团捐赠的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备模型、大族激光集团捐赠的手持便携式激光蚀刻机等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科技类实物。这些承载企业记忆的展品入馆,以物证史、以展为桥,令特区的历史叙事更为丰满和立体。

科技赋能 以美育人

与此同时,深圳博物馆创新打造的美育学堂也向公众正式开放。美育学堂通过数字化技术全面激活馆藏资源,构建起集教育、研学、科普、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美育平台,让文物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全新生命力。未来,学堂将面向学校实行预约开放。预约者可按预约时间段使用场地及设备进行教学。

美育学堂。

记者了解到,学堂以“博物致知”和“博悟至之”两大板块为架构,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传统展陈边界。在“技术护宝绽新颜”展区,文物魔墙和三维展柜构建起可视化的文物智慧图谱,观众只需指尖轻触,即可实现与千年文物的“跨时空对话”;“裸眼三维美育传”展项突破传统展示局限,通过前沿的3D技术让文物“走出”展柜,打造沉浸式美学课堂;“影像承知播美”则通过影像叙事,将城市发展历程与文物之美完美融合。

在互动体验方面,创新推出“动态百科”系统,整合博物馆历年数字互动展项,构建起立体化的美育延展平台。“数字复展”技术更是让过往精彩展览得以完整重现,观众可突破时空限制,近距离品鉴文物纹饰肌理,感受展览背后的文化脉络与创意巧思。

深圳博物馆美育教育的创新实践,也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与港铁(深圳)跨界合作,在13号线深大站打造“地铁+文化”主题展,把车站化身为流动的艺术长廊,推出“古代深圳”与“窑见新生·站站精彩”两大展陈。前者展示深圳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海防重镇发展脉络,引领乘客回首7000年历史;后者通过陶艺与当代艺术融合,焕新彩陶视觉魅力。通过“可感、可触、可亲近”的文化视窗,让市民在通勤间隙感受城市历史积淀与艺术活力。

深圳的春天永不落幕,特区的精神薪火相传。深圳博物馆将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以更优质的展览,更丰富的社教活动回馈社会。让我们共同执笔,共同续写这座先锋之城下一个45年的辉煌篇章。

编辑:张玲 吴沁彤责任编辑:黄春才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