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近日,深圳一男子在早高峰时段遭遇严重车祸,当场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深圳交警、市急救中心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多方合力,与时间赛跑,共同完成一场生死时速的生命接力赛。
8月12日7:13,深南大道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目击者立即拨打120。仅3分钟后,北大深圳医院救护车出动,尽管正值早高峰,仍在10分钟内抵达现场。交警已在现场维持秩序,目击者正在120调度员的指导下进行胸外按压。
医护人员检查发现患者已心脏骤停,伴有头部及下肢严重创伤,随即接手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球囊通气。恰经现场的市急救中心主任朱虹也加入抢救,协助医护进行二次循环评估,连接心肺复苏仪、止血及建立静脉通道等工作。
随后,救护车拉响警笛,铁骑全程护送,快速将患者送到北大深圳医院。
7:32,北大深圳医院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创伤救治团队提前做好抢救准备。6分钟后,患者在救护车内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
7:48,救护车抵达急诊科,患者被迅速送入抢救室。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低血压、低血氧,仍然是处于创伤性心脏骤停复苏后休克、深昏迷状态。
创伤救治团队迅速展开床旁超声和X光检查、紧急输入“万能血”、止血、补液、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疗。病情稳定后,患者转入了ICU,并先后接受骨科和介入科手术,最终转危为安。
患者发生创伤性心脏骤停后能“死里逃生”,得益于深圳高效智能化的院前急救网络、MPDS医疗调度体系,高质量的警医联动院前急救体系,以及医院创伤救治“一键通”模式,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医疗救治链条。整个救治链条反应迅速、争分夺秒、精准调度、科学救治,参与的每个部门、每个人跑好“生命接力”的每一棒,大大提升了创伤患者的救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