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9日讯(记者 赵文硕 潘润华 张宇杰 )8 月29日,深圳市政协 “委员议事厅” 第 113期活动以 “在年轻之城 共育银龄幸福田” 为主题,邀请6 位市、区政协委员与政府部门代表、市民代表齐聚,共话深圳养老服务的优势亮点、现存痛点与升级路径等,让 “养老” 话题既满含民生温度,又兼具发展深度。
深圳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深圳市委会常委,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高海斌。
深圳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深圳市委会常委,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高海斌从医疗视角补充成果:“很多医院大力推广设置老年医学科,还有安宁疗护病床,同时在医院设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同时还将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作为社康重点考核的一个项目之一。”此外,民政等部门推进的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人在家住得更安心。加上企业积极参与,多方合力下,深圳养老正实现全人关怀。
“要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修订,设‘跨境养老绿色通道’。”高海斌从制度层面建议,推动建立商业险+商保+社保的共户模式。针对失能失智老人,他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级服务圈,“轻度失能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助浴、康复服务,中度失能老人可在社区日间照料,重度失能老人则由机构托底。”
他提出,希望在“时间银行2.0”模式下,打破年龄的壁垒,让深圳的“年轻”和“银发”共生共荣。通过推行“青老共居社区”,给中小学生开设“生命教育课”的形式,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传递下去。最终为我们应对老年型社会,构建全龄友好型城市探索富有创造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