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入企+智慧监管” “执法在岗”揭开泳池安全的“保障密码”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9日讯(记者 叶玉燕 实习生 王馨笛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市民消暑的热门选择,泳池安全也随之成为关注的焦点。8月29日,2025年“执法在岗”第一期直播,龙岗区司法局、区文体局、区卫健局走进深圳雅邦朗悦国际酒店,联合开展暑期游泳池安全执法检查,揭开泳池安全背后的“保障密码”。

“扫码入企”提效能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开展执法检查前,执法人员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进入“扫码入企”系统。据悉,龙岗区深入推进涉企行政执法“多线合一”和“扫码入企”,通过执法监督码系统,构建起企业、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监督主体三方互联互通的桥梁。

image.png

执法人员表示,“这个二维码是为辖区企业赋予的‘保护码’,要求执法人员在入企业检查时,主动扫描企业的‘行政执法监督码’,详细登记检查单位、人员及事项等相关信息,形成检查记录。同时,企业也可通过‘监督码’企业端查询检查记录,对检查进行评价或投诉。”

image.png

行政执法监督员全程参与,他认为此举提升了行政执法透明度和规范度,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既提高执法效率,又减轻企业负担,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意义深远。

“智慧监管”赋能 筑牢泳池安全防线

执法人员首先对公示栏进行检查,确认泳池经营资质是否齐全,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救生员资质等是否在显著位置公示。结果显示,该泳池的相关证件公示规范,《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真实且在有效期,水质监测系统显示的余氯、PH值等数据均在标准范围。

image.png

进入泳池内部,区文体局执法人员对救生员的在岗情况和资质进行核查。据介绍,水面面积250㎡及以下的游泳池至少配备3名救生员;250㎡以上的,每增加250㎡及以内增加1人,且救生员必须持证上岗。该泳池水面面积超过250㎡,现场有4位救生员持证上岗,符合规定。

image.png

同时,执法人员还对救生台、救生浮标、救生圈、救生杆等救生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齐全有效且放置在指定位置,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取用。

image.png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泳池安全管理,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投入资金建设智慧泳池监管系统,通过在泳池架设智能摄像头,系统后台抓图智能分析,对救生员离岗主动预警提示,实现线上巡查及时处理隐患,有效保障泳客游泳安全。

水质监测严把关 保障市民畅游健康

区卫健局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毛巾消毒柜、浸脚池,以及泳池水质净化处理、消毒和水质监测情况。

image.png

区卫健局执法人员首先对泳池毛巾柜进行检查。执法人员表示,游泳场地提供的客用品要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并详细登记清洗更换记录。经查,该泳池毛巾柜集保洁和消毒一体,规范整洁。

image.png

为确保泳池卫生,浸脚池也是游泳准备工作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执法人员表示,按照有关规定,浸脚池与通道同宽,长度超2米,深度超20厘米,才能确保双脚充分浸泡消毒。执法人员同时呼吁广大市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游泳前要淋浴全身,并经强制浸脚消毒后再进入泳池。

image.png

“因为泳池卫生管理直接影响到池水水质,出于对泳客的健康考虑,所以我们重点检查池水检测报告是否合格、池水循环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表示,泳池需按卫生规范循环过滤水质,营业期间要保证循环净化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投加消毒药物,每天补充5-10%的新水,并定时用在线监测设备或快检设备检测pH值、余氯含量、浑浊度等指标。经现场检测显示,该泳池水质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状况正常。

image.png

执法人员还检查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游泳池水质循净化消毒记录等台账信息。该泳池的安全生产和卫生管理基本到位。此次执法全方位排查了泳池安全隐患,展现了各部门对泳池安全管理的重视与担当,为市民暑期游泳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吴猛 周浩桦责任编辑:林媛媛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