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议事厅|山海连城四季有花 在深圳探索公园的1000种可能
2025-07-31 17:56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委员议事厅|山海连城四季有花 在深圳探索公园的1000种可能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1日讯(记者 童小晋 赵文硕 张宇杰 张蓝云)截至2024年底,深圳市公园数量达1320个,公园500米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这座“千园之城”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不断丰富市民的生活。

7月30日下午,深圳市政协“委员议事厅”112期活动邀请6位市、区政协委员,为深圳公园的发展建言献策。

本场委员议事厅由政协深圳市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深圳新闻网、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点击看回放)

委员议事厅现场。

 分享公园:深圳人共同的幸福锚点

作为“千园之城”,深圳山海连城、四季有花。深圳湾公园的滨海骑行道,视野开阔,海风习习;塘朗山郊野公园的郊野径,绿意盎然、野趣多多;莲花山公园的簕杜鹃,艳丽缤纷、热情绽放;虹桥公园的红色长桥,蜿蜒灵动、跃然青山之上……每一座公园都留有深圳人特殊的情感和记忆。

市政协常委王富海表示,深圳公园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留空间”“搞建设”和“增内容”。在他看来,公园为市民的城市生活带来更加丰富的想象力,深圳人的公园生活未来可期。

作为一名在深圳出生的90后,龙华区政协委员黄彬凌从自身经历出发作分享。现在他参与社区公园建设,都会面向市民去征求大家的意见。黄彬凌认为,深圳公园在走向共商、共建、共享,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在市政协委员高洁看来,深圳公园的自然教育越办越好,推出了“自然教育满天星计划”,建成了许多自然教育中心、自然教育径、蝴蝶园,还举办很多主题科学活动和科学项目。“孩子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认知。”高洁说。

市政协委员汪书福是一个运动发烧友,同样也是公园的“忠实粉丝”。“我喜欢深圳的公园。无论是自己跑步、陪伴家人、公司搞活动,我都愿意选择公园。公园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汪书福说。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市政协委员宋岩在依山傍水的西丽新校区做研究、教书和学习,常常会忘了自己是在校园还是公园。在她看来,这里的校园与公园正形成一种特别的“双向奔赴”,两者的边界在悄然交融共生。

市政协委员姜华认为,深圳公园的文化色彩让她着迷。“深圳的公园文化季已经连续举办了19年,从文化周、文化月到文化季,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姜华说。

委员议事厅现场。

畅想未来:勾勒“理想公园”的无限可能

公园承载着市民对城市家园、美好生活的期待。那么,如何才能够建设好、管理好公园呢?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美妙畅想。

“深圳公园的‘体育+商业潜力远未释放”,汪书福建议,将体育场景与多元商业活动嫁接,既能拓展公园的商业维度,又能让体育场景成为连接产业、文化与生活的纽带。

姜华表示,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对公园的差异性需求也随之增加。她认为,应该在现有公园类别上,再设体育公园、科教公园、文化公园等特色小类别,因地制宜打造公园的不同特色和服务。

但与此同时,市民的需求很难做到同时满足。“我们要规划好,做好统筹协调,每个公园它不求完美,但求与众不同,在整体维度满足各方面的人的需求。”黄彬凌说。

“公园本身就像一座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宝库,足以衍生出千般精彩的体验,而科教正是其中值得深耕的方向。”宋岩表示,国外有很多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如新加坡碧山公园把河道改成了自然河流的教室,伦敦海德公园历经百年沉淀的“演讲者之角”等。

王富海表示,公园的活动更丰富的前提来自商业化运营。通过运营,可以降低政府财政的投入,给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同时又为城市产业发展、创业和就业提供新的空间。

在高洁看来,增加配套服务项目,意味着会增多公园管理事务、加重公园管理方对公众的安全保障义务。“如何配置,如何去构建一个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体系?我想这是留给我们急需研究的新课题。”高洁说。

委员议事厅现场。

开拓路径:让公园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公园,可以有一千种美妙可能。为了实现这些美好愿景,委员们群策群力,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汪书福认为,从国际赛事到日常健身,从生态场景到商业配套,“体育 + 公园” 的融合不仅能让绿意空间迸发经济活力,更能让城市运动基因深植于每片绿地,最终形成 “千园千面皆可运动,一步一景皆是商机” 的独特生态。

如何利用好公共空间?姜华的建议是进一步加强公园的文化功能建设,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一些美术公园、雕塑公园、音乐公园、茶文化公园、咖啡文化公园,让公园成为简化版的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

黄彬凌则是建议吸纳更多居民参与共商共治共享。一是鼓励周边居民在社区公园开辟共建花园、共建农场,二是通过社区组织,将公园园艺延伸到家庭,三是建立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公园演出活动。

在宋岩看来,深圳的公园不应只是赏景休憩的空间,更应该成为沉浸式学习的场所。为此,她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立“市民公园课堂”机制,二是探索创新运营模式。

王富海认为,优化公园的运营,既要鼓励基层的实践,又要做好制度设计。他对此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立规矩,调机制,育市场,做规划,建平台。通过这些方式,将深圳公园的使用效益,尤其是对市民生活的作用大大增强。

高洁则是站在法治的高度,去思考公园为谁管理、谁来使用、怎么使用等问题。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二是建设配套服务项目前,算好法律和经济的细账,三是运用法治手段保障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杨立群回应。

活动现场,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杨立群作出回应。他表示,委员们的建议为市城管局开阔了思路,也将为市城管今后的公园建设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当前,深圳正全力落实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建设部署,已迈入了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新阶段。下一步,市城管将继续深化公园开放共享,进一步完善公园配套服务和消费的新场景,为市民打造更美好、更温情,更具活力和内涵的公园空间,让市民在公园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编辑:张玲 王容] [责任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