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来了,哪些家庭可领取?如何申领?跨省申领是否存在障碍?新华访谈连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旻带来解读。
新华访谈:哪些家庭可领取育儿补贴,具体有哪些要求?
杜旻:育儿补贴指的是从2025年1月1号起,所有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或者收养的三周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都可以领取,即2022年1月1号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是可以发育儿补贴的,一直发到满三周岁,此外要求领取的婴幼儿必须已经落户,可在户籍所在地领取,覆盖一孩、二孩和三孩家庭。
新华访谈:怎样去申领育儿补贴?各省份的申领方式是否相同?
杜旻:有两种方式,主要通过线上申领,申领人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宝登录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需填写婴幼儿及申领人的相关信息。 也可以到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线下办理。
新华访谈:对2025年前出生未满3岁儿童的“按月折算”机制,如何计算?
杜旻:计算公式基于儿童距离三周岁的剩余时间,按应补贴的月数折算计发。如果不足一年按月折算,每个月300块钱,不足整月按整月计发。举例来说,如果孩子还有13个月满3周岁,那么就可以领取1年零1个月的补贴。
新华访谈:对于流动人口家庭,跨省申领是否存在障碍?
杜旻:流动人口跨省领取不存在障碍。可以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系统线上申领,实现便民利民,方便流动人口家庭及时领取
新华访谈:为什么国家现在出台育儿补贴?
杜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将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作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将发放育儿补贴纳入了制度性安排。现在出台育儿补贴是党中央做出来的民生保障制度性安排。
新华访谈:育儿补贴预计有什么效果?
杜旻:我们国家现在每年大概有2000多万的婴幼儿可以领取现金补贴,从保障水平来看现阶段的补贴制度是属于起步阶段,未来相信我们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补贴进行动态调整。
育儿补贴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建立生育激励机制的基本制度,有利于积极应对少子化挑战。育儿补贴制度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能够实现增加家庭收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等多重政策目标。政策的出台更重要的是起到了社会宣传导向的作用,体现了政府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坚定决心。
新华访谈:育儿补贴对于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有多大作用?
杜旻:这是我国第一次面向所有的育儿家庭进行直接的现金补贴,向社会传递了这么一个信号,即尊重家庭养育孩子的社会价值,体现育儿是国家、社会、家庭共担责任。
新华访谈:随着育儿补贴政策的实施,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
杜旻:随着政策的启动实施,要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群众能够及时、便利地享有政策福利。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制度完善、配套支持、执行监督等综合举措,确保政策平稳落地。加强困难群体倾斜政策,此外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可以把经济补贴制度向前延伸到孕产期,向后扩展到托育、幼儿园保育、住房补贴等等,也可将经济补贴和其他的民生政策服务相衔接。
未来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估体系,推动补贴政策发挥更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