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特派记者从林芝出发,驱车前往墨脱。
当车辆翻越海拔超过450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夏季的寒风裹挟着雨滴扑面而来,温度计显示仅7℃,呼出的白气在车窗上凝成霜花。6小时后,随着海拔降至2500米,车外气温已飙升至27℃,冰川融水汇成的溪流旁,桃树与芭蕉交错生长——这种垂直高差带来的气候奇观,正孕育着波密县独特的宝藏。
青稞将在8、9月陆续成熟,远处的朱西冰川见证了青稞的成熟
抵达波密县桃花沟时,向导次仁已备好登山装备。“松茸只在7、8月的雨季现身,藏在青冈树的根系间,要靠运气和经验才能找到。”他带领记者深入海拔3500米的普隆山原始森林。这里人迹罕至,腐叶铺就的地面松软如毯,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林间水洼中,与刚发现的松茸构成一幅奇景——菌盖呈浅褐色,菌柄裹着白色菌膜,切开的断面泛着象牙白的光泽。
阳光展现出了丁达尔效应,余晖照在山坡上很是壮观
40分钟的搜寻,记者仅收获这一颗松茸。“真正的采菌人凌晨3点就上山了,一天要走20公里。”次仁说,波密的松茸因生长在冰川融水浸润的土壤中,氨基酸含量比其他产区高。不少品相好的松茸通过冷链物流发往上海、深圳等地,最贵的特级松茸单颗售价超百元。
不同于青稞,小麦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雅江水电站的建设,可望让这份来自山川的“云端馈赠”走得更远。以前松茸运到拉萨就要变质,现在有了稳定的电力,依托川藏铁路支线,保鲜期比公路运输延长3天。
虽然身处夏季,远处山峰上不多的积雪仿佛在展现最后的“倔强”
暮色中的普隆山,最后一批采菌人踏着余晖下山,竹篓里的松茸散发着清香。这份由冰川、森林孕育的馈赠,正借着清洁能源与现代基建的机遇,让波密这个藏东小城焕发新生。正如次仁所说:“松茸是山的礼物,而电站是时代的礼物,两样加起来,我们的日子才能长长久久地甜下去。”
旅客在色季拉山口观景台与藏族同胞载歌载舞
来源:奔赴新闻
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陈飞 冯牧原
编辑:刘嘉泳
校审:施冰冰、周浩桦、何畅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