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新闻特稿③雅江机遇直抵藏南末梢:定格派村的当下与少年的向往
2025-07-29 13:05
来源: 奔赴新闻
人工智能朗读:

奔赴新闻特稿③雅江机遇直抵藏南末梢:定格派村的当下与少年的向往

043ad2432bb753bac7f3e9f32121c5d0.jpg

7月28日,深圳新闻网特派记者告别索松村的青稞田,沿雅鲁藏布江支流驱车前往派镇核心区——派村。沿途,每隔一段路便可见一处正在施工的营地——雅江水电站的建设热潮,正沿着深邃的峡谷,向更远处奔涌。

在派村,每隔一段路就可以看到施工车辆

派村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派镇下辖的行政村,海拔大约2900米,地处派镇行政中心区域。作为派镇行政中心下辖的行政村,其周边分布着直白村、多雄一村、达林村等行政村。根据2019年行政区划记载,派镇下辖的9个行政村中包含派村、加拉村、多雄村、大渡卡村、格嘎村、索松村、达林村、雪嘎村、麦朗村等基层单位。

雅鲁藏布江派村流域航拍

派村与墨脱县的西让村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峡谷段,两地海拔落差显著(派村约2900米,西让村约605米),落差超2000米,形成水能开发的黄金走廊。根据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规划,该工程采用截弯取直结合隧洞引水的方式开发,主体部分位于派镇至西让村的260公里峡谷段,而两地直线距离为50公里。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峡谷段,水量大且流速快


流动的建设动脉:从梗阻到畅流

车行至海拔2900米的山腰,前方赫然出现一列长龙般的车队。十余辆重型卡车正缓缓驶过临时便桥,车轮碾过碎石路面,扬起的烟尘在高原的阳光下折射出流动的金带。

派村村委会旁,一栋崭新的藏式风格建筑正拔地而起。搅拌机轰鸣着吞吐混凝土,工人们在脚手架上忙碌穿梭。这样的基建项目如同新生的毛细血管,将派村与雅江水电站的核心工区紧密联结。当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雅江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会以工代赈,聘请当地的村民参与到建设工作当中,以此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作为雅江水电站建设的“后勤母港”,派村正承载着数万建设者的物资中转与生活保障重任。

派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一座民宿正在建设


少年的未来图谱:未来会更好

午后阳光斜洒大地,15岁的藏族姑娘格桑正随家人参加一年一度的祈福仪式。刚初中毕业的她,皮肤黝黑,眼眸晶亮。提及雅江电站,她语速轻快起来:“雅江水电站建成后,工厂会多起来,民宿也会更热闹,村里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在格桑眼中,派村与索松村的区别清晰可见:一个正迎来雅江水电站带来的发展浪潮,一个则依托于成熟的旅游资源。“我的家人以后也会参与到雅江水电站建设中去呢。”谈及未来,格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想去重庆或者江苏看看。”记者问为何不选广东,她腼腆一笑:“听说那边太热啦。”

15岁的藏族姑娘格桑(右)


战略支点的重塑:从边缘到枢纽

“今年九月我就退伍了,退伍后,我想抓住雅下电厂建设这一风口浪尖,考虑在那里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在林芝当兵5年的小疆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有越来越多的人口选择前往雅下工程附近的派村寻找就业机会,雅江水电站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当地的发展。

派村的变迁,是国家战略在藏南地区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种从地理边缘到区域枢纽的跃升,悄然渗透在日常的每个细节里。

这个曾偏居峡谷深处的村落,正依托雅江水电站的建设浪潮,将发展的渴望浇筑进每一方新砌的砖石,将少年的憧憬编织进新时代的经纬之中。一条路、一座电站、一群建设者、一个少女的梦想,共同勾勒出藏南末梢的勃勃生机。


来源:奔赴新闻

深圳报业集团特派记者:陈飞 冯牧原

编辑:张育峰

校审:施冰冰、周浩桦、何畅

转载请注明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