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6日讯(记者 田志强)“茶马古道千年事,一叶沉浮见众生。”近日,在云南凤庆,一群茶友踏上了探寻世界茶树的根脉,寻访千年古树茶的茶香之旅。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地处澜沧江与怒江分水岭,年均气温16.5℃,雨热同季、山峦叠嶂,形成低纬度高海拔的独特生态。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让这里孕育出了有着“茶树基因库”之称的古茶树博物林。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认定,凤庆的茶树演化序列完整覆盖了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的全过程,是世界茶树地理起源与栽培起源的“双中心”。
这里不仅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更生长着全球罕见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群落,包括树龄逾两千年的“凤庆茶后”、剑指云霄的“南嘉”,以及独步世界的大叶种茶树之王——“大叶茶皇”。它们以年轮为笔,书写着一部活态的茶叶演化史。
凤庆茶后,树高21米,树围3.2米,树龄约2300年。作为野生向栽培过渡的珍稀品种,其叶片兼具野生茶的抗逆性与栽培茶的香气物质,被学者视为茶树驯化的“缺失环节”。南嘉,以挺拔如剑的树形闻名,生长于海拔2280米峭壁,树龄超1500年。其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达38%,比普通茶树高20%,制成红茶后金毫显露,甜香穿透力极强。正因如此,“凤庆茶后”与“南嘉”“承耀”被称为“野生过渡型茶树的活化石”。
在大寺乡平河村,“大叶茶皇”遥望着“凤庆茶后”。它,树围2.38米(直径760毫米),树龄约1500年,是目前已知最粗壮的大叶种茶树。其叶片长达20厘米,叶质肥厚如革,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双高,成为顶级滇红茶的原料基因源。以它为核心的56亩古茶园,被列为全球唯一的“乔木大叶种古茶树保护区”。
另外两株独特古茶树有着典雅的名字:露润香、云涧。它们被誉为“隐世茶香的守护者”。露润香,树龄逾1500年,因常年吸收山涧雾气,茶叶自带兰花香与蜜韵,制成普洱茶后陈化潜力极强;云涧,生长于深谷,茶汤呈琥珀色,带有独特的“冷泉韵”,清代曾被列为贡茶。
从野生型(千家寨2700年古树)到野生过渡型古茶树过渡型(凤庆茶后),再到栽培型(香竹茶祖),凤庆保存了完整的茶树演化剖面。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多次莅临凤庆考察调研,以科学的实证,推翻了“印度茶源说”,确立中国为世界茶树的唯一起源地。
如今,古树茶不仅是寻常百姓家的饮品,更是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依托茶旅融合的举措,游客可以到“古茶树博物林”亲证千年古茶树的前世今生,在茶农的指导下,亲身体验鲜叶采摘、炒青、揉捻、晒青等传统茶工艺文化体验。
当指尖抚过“大叶茶皇”皴裂的树皮,或凝视“凤庆茶后”在云雾中舒展的树冠,触摸的不只是一株植物,而是穿越千年的生命记忆。凤庆“古茶树博物林”,这部立体的《茶经》,仍在澜沧江的风中续写新的篇章。(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