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今年以来,广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部署安排,围绕“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主题,广泛募集岗位、强化精准对接、提升优质服务、持续扩大声势。截至7月中旬,全省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进一步夯实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充分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广东既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就业大省。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净增74万人,新出生113.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的年度就业任务,并且实现4386万异地务工人员稳定就业,是名副其实的就业超级“蓄水池”。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是广东送给广大毕业生的最好礼物,也是为了稳定全国就业大局。
今年3月1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携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举办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活动吸引了1000多所高校近12万学生参加,其中清华、北大、武大、西安交大等全国多所重点高校“组团”应聘,不少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会。4月份,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长沙、南京、成都开展的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以8城为支点组织发动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关中地区1500多家高校超14万高校毕业生参加。5月份,省级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制造业、教育、医疗卫生、青年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专题招聘活动,精准吸纳专业人才。
“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突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充分发动华为、比亚迪、腾讯、美的、大疆等科技巨头拿出大量优质岗位,组织发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动态募集120多万优质岗位,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3月以来,累计组织2.1万家重点企业在“粤就业”小程序发布62.5万个岗位,其中面向博士、硕士的岗位8.6万个,面向本科生25.6万个,面向大专和各类技工学校学生28.3万个,年薪10万元以上岗位近26万个,年薪20万元以上岗位超6.5万个,年薪50万元以上甚至百万年薪的岗位超5000个。
从留粤就业的省内应届高校毕业生情况看,制造业吸纳毕业生最多,超10万人,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14.72%提升到2025年的19.21%,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相关专业毕业生超4万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政策加持、登门求才、暖心服务、全球纳贤……通过先后一共举办高规格、高质量的各类招聘活动4000多场,广东不断释放出求贤若渴的鲜明信号,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广东、圆梦广东。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通过搭建线下线上联动招聘平台,全力贯通供需匹配桥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各地通过高校院系精准推送、小分队直接上门等方式,强化供需匹配,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用人单位和高校签订人才培养、招聘等合作协议。同时,着力打造“永不落幕”引才平台,在“粤就业”小程序设立“百万英才汇南粤”专区,积极发动企业深挖优质岗位,创新直播带岗、线上宣讲、岗位解读等新场景,招聘平台通过智能匹配系统做好供需匹配,在后台自动为求职者和招聘岗位进行双向筛选,靶向推送适配信息至目标群体,确保供需匹配精准度,精准链接优秀人才。
针对高校毕业生需求,广东更推出“五有三好”(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扶持、创新有资助、求职有住所、落户有补助,博士后福利好、急需紧缺人才待遇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好)政策包。紧抓AI应用,探索引入AI电话主动联系服务对象,引导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AI诊断简历、模拟面试、岗位推荐等服务,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全省各地用心用情提供城市礼遇,加强毕业生求职就业住房保障,通过英歌舞、岭南醒狮、双皮奶、工夫茶、鲜荔枝等文化展示,让全国各地人才走进广东、爱上广东、扎根广东。
广东,正在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牵引,积极打造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态,密切与港澳的协同联动,增强引才聚才质效,让“湾有引力”持续增强,助力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创新能力和在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