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1日讯(记者 常军平)7月13日,中国奶业大会发布的重磅报告宣告:中国奶业核心指标总体水平已优于欧盟标准,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史诗级跨越。
当逾百家权威媒体深入呼和浩特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一场关于中国乳业“何以超越”的答案,正从智能工厂灌装线的“牛奶瀑布”与创新实验室的菌株培养皿中喷薄而出。
尤其在其酸奶版图里,伊利以一场静默的“实验室革命”与一场高调的“社交媒体实验”,悄然改写着行业规则。一边是可以拎的畅轻“小奶壶”以15种活性菌的极致配方突破技术天花板,一边是伊利每益添凭借600亿专利益生菌K56的硬实力在小红书掀起“14天美力提现”风暴——这背后,是中国乳业巨头以硬核科技与渠道破壁,引领的一场从品质追赶到价值超越的深刻变革。
实验室里的风味革命:从15种活性菌的破局到“萌力暴击”的情绪补偿
在金灏工厂透明的参观走廊上,记者们目睹了超高速灌装机与库卡机械手编织出的未来图景。而真正引发热议的,是在创新成果展示区亮相的畅轻“小奶壶”。
伊利畅轻洞察到400克规格酸奶超半数消费者无法一次饮尽、家庭装又不便携带的痛点,可以拎的畅轻“小奶壶”应运而生。设计团队摒弃了传统圆瓶思维,从牧场牛耳标汲取灵感,历经近百次打样迭代,最终打磨出敦实易握的壶身与点睛的提手设计。这款“可以拎着走的酸奶”,巧妙化解了外出场景与畅饮的冲突,让健康美味真正融入移动生活——实验室里的毫厘之争,最终在消费者指尖转化为愉悦的触感与流动的便利,敦实可爱的瓶型与100%微笑符号的外观设计,更是给人带来治愈温暖感,为消费者带来充分的情绪价值。
“实验室里毫米级的配方战争”更令媒体震撼,当“100%生牛乳发酵”成为行业标配,伊利畅轻团队瞄准了更艰难的目标:在纯净配方基础上,实现15种活性菌的协同增效,同时驯服令人头疼的“后酸”难题。
“每增加一种菌种,就像引入一位新成员进入精密乐团,音色平衡极易被打破。”伊利团队透露。市面高端产品普遍停留在13种菌种组合,伊利团队却执着地向15种活性菌发起冲击。通过研发团队对几十种菌种组合的研究,以及不断尝试产品整体配方调整,最终攻克了菌种增加导致酸感过重的行业魔咒。这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意味着畅轻能提供更丰富的菌群代谢产物,在“轻盈无负担”的健康承诺下,畅轻“小奶壶”实现了美味健康功能与情绪价值的双重升级。
益生菌战场的“科技+场景”双驱动:600亿K56益生菌与14天的科学叙事
如果说畅轻代表了酸奶基础品类的升维,那么每益添则展现了伊利在功能性益生菌赛道构建的“科技壁垒+场景渗透”双引擎。其核心武器,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手握六项中国专利的明星菌株——副干酪乳杆菌K56。
益生菌菌株研发是一场十年磨一剑的马拉松。伊利从中国健康婴幼儿肠道原生菌群中分离筛选,经严苛的功能性评价与产业化验证,才最终锁定K56。其价值远不止“600亿活的K56益生菌”的数量宣言:临床研究证实,伊利每益添饮用14天有益菌增加14倍。伊利将这一硬核科学结论,转化为极具冲击力的沟通语言——“14天美力提现”,并大胆应用于产品包装与营销核心。
科学验证是地基,场景共鸣则是构建品牌大厦的关键。伊利每益添敏锐捕捉到Z世代“碎片化健康管理”与“社交分享驱动”的双重特质,携手小红书启动“14天美力提现”全民打卡计划。这场活动精准锚定“健身喝、休闲喝、大餐喝、工作喝”四大高频场景,鼓励用户以14天为周期记录饮用体验与变化。海量UGC内容如“火锅搭子”“办公桌常驻嘉宾”不断裂变,将冰冷的科学数据,转化为鲜活的生活解决方案和可分享的社交货币。每益添由此跳脱出传统乳酸菌饮品的局限,进阶为年轻人随时随地的“健康快乐水”,在社交媒体与真实消费场景间架起高速通路。
渠道破壁:从货架争夺到心智占领,小红书成新主场
当传统商超渠道增长趋缓,伊利酸奶的创新触角正强势穿透线上线下的壁垒,以内容为矛,以场景为盾,开辟增长新蓝海。其战略核心,是将新品发布与渠道渗透的重兵,投向小红书这类兼具内容种草与社群互动属性的平台。
畅轻“小奶壶”的亮相,不再局限于线下发布会或传统广告。其独特造型与便携设计天然具有视觉传播力,成为小红书用户自发分享的焦点。“颜值即正义”“通勤神器”“野餐必备”等标签在笔记中高频出现,产品核心卖点通过用户真实场景体验得到具象化传播。同样,伊利每益添的“14天补菌计划”更是一场深度绑定平台的营销战役。活动不仅提供打卡模板与流量激励,更通过KOC/KOL的真实体验日记,将“饮用14天有益菌增加14倍”的科学验证,转化为可感知、可模仿的生活方式。线下的产品创新力,经由社交平台的放大器,实现了指数级的心智覆盖与场景教育。
从畅轻实验室里15种菌种的精密配比,到伊利每益添小红书上千万用户的“14天打卡”,伊利低温乳品的进阶之路,折射出中国乳业创新范式的深刻转型:技术研发的颗粒度日益精细,市场触达的维度则无限拓宽。当一瓶活性益生菌饮品能同时承载专利菌株的硬核实力与社交场景的情感共鸣,当“拎着走”的设计巧思背后是近百次打磨的执着,伊利已不仅是在定义一款产品,更是在重塑行业价值坐标。
探访尾声,记者们在敕勒川牧场的夕阳中回望:智能挤奶机器人的机械臂仍在无声舞动,而金灏工厂的灌装线已为明日的小红书爆款注入鲜活菌群。
这场由科技引领、被渠道赋能的变革浪潮,正推动“国奶自信”从品质宣言升维为市场话语权——中国乳企,已从标准的追随者,蜕变为赛道与体验的定义者。(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